#昨天傍晚用電話回答了這個問題
#想想整理起來可能會好一些
很多人在學咖啡的歷程中,都是單點處理。
想辦法要去沖好一杯咖啡。
但是每每花很多時間在調整沖法。
興高采烈買了豆子,等調到沒問題了豆子也用得差不多了。
換隻豆子,再從頭來一次。
結果就是週而復始,永劫輪迴。
但,在我我學到的東西跟邏輯裡面。
咖啡從生豆、烘豆、到沖泡其實是三位一體。
既然沖泡的是咖啡,為什麼可以不討論烘焙、生豆,而只關注手沖?
所以,正常來說我們會依照咖啡的焙度、研磨粗細去做手法上的調整。
假如我們看到豆子爆得很開,表示這隻咖啡的萃取效果可能會比較好。
所以在沖泡時可以試試降低萃取的沖法,磨粗或用流速比較快的濾杯。
但在往前推到生豆、處理法。
每種處理法都會有它可以產生的特性
如果你不知道咖啡的種植環境、風土、處理法。
就可能對咖啡產生誤判
比如:曼特寧
曼特寧絕大多數是用濕剝半水洗處理,所以酸質明顯
所以絕大多數曼特寧會為了降低它的酸質,加深它的焙度。
但是還是有淺中焙的曼特寧,如果你知道曼特寧的特性。
也許會考慮萃取時會減少前段萃取量,後段萃取多一點,增加平衡。
所以一般人看到咖啡師沖咖啡,都會以為一招通用。
所以只要依樣畫葫蘆,應該就可以沖出好咖啡。
但是實際上「沒講出來的最值錢」
如何懂得調整最重要。
一樣是Tetsu Kasuya的四六沖法,為什麼你沖跟咖啡師沖會不一樣?
為什麼咖啡師跟咖啡師之間也會不一樣?
除了每個人的動作不一樣,每個人的判斷也不一樣。
我最佩服一種咖啡師,可以讓自己的基礎動作透過微調可以對應上70%-80%的狀況。
剩下的特殊狀況,再個別處理。
這些,都需要靠長時間的累積、練習,不斷的研究了解咖啡豆跟趨勢。
所以回到臉友的問題。
並不是手沖科學資訊不清楚或是零碎的問題。
而是咖啡從生豆到磨成咖啡粉,對應出來的變化,都會只有大原則跟方向。
因為變數過多的結果,會將整個沖泡切分的非常零碎,以致於很難說的清楚。
#一般是經過歸納整理排除特殊狀況來產生通則
#但特殊狀況多到一定的程度
#沒有通則就是它的通則